——不必驚慌,視挑戰為機遇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建立知識產權資產組合,并利用這些資產組合以不同的方式來獲得商業價值。其中,知識產權資產組合的一個重要使用方式是對相關資產進行維權,以阻止他人非法使用該權利。在進行任何專利侵權訴訟時都涉及至少兩方當事人,第一當事人即那些專利權所有人指控第二當事人在澳大利亞的行為涉嫌專利侵權。本文中,筆者將介紹一些收到專利侵權警告函的第二當事人的應對策略。
在澳大利亞,專利維權都在聯邦法院進行。聯邦法院的法官熟知商業事務,包括專利侵權訴訟。以筆者的經驗來看,他們維護正義以及嚴謹、公正地運用法律的態度是堅定不移的。實際上在澳大利亞,專利訴訟不是經常采用的一種行動。比如,每年由聯邦法院對專利訴訟的判決只有20件左右,這個數字僅占訴訟總數的10%。因為往往在進行聽審之前,雙方當事人已經和解,而且在訴訟剛開始進行不久就和解了。但是發出專利侵權警告函的數字要比最終訴諸法院的數字高得多,因為有多種原因促使發出警告函,立即進行訴訟只是眾多理由之中的一個。
所以,當你收到這種專利侵權警告函時,不必驚慌,不要設想專利權人會馬上采取法律行為,因為當你在考慮應訴要花費巨額金錢時,專利權人實際上也在考慮將要面對維權而產生的巨額費用,尤其一旦訴訟開始,專利權人將會面臨其專利最終可能會被法院宣判無效進而自己要支付訴訟費用的風險。另外,專利權人發出警告函有可能是想要與你探討在澳大利亞或其他的司法管轄地進行專利許可。你還可以將這種警告當成是一個機遇,與專利權人商討另一種可能的商業和解。比如,你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接近專利權人,探討在澳大利亞或其它地方經銷你的產品。
在針對警告函作出重要決定之前,你需要尋找澳大利亞專利代理人或知識產權律師,為你提供一份正式的書面回應。這樣做是要向專利權人表明,你不會輕易地放棄(即使最后可能要放棄),同時也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對自身的優、劣勢進行評估,并采取相應對策。
當正式回應專利權人后,你接下來需要考慮:為什么會收到警告函?該專利權人在其它司法管轄地是否也在進行活動?你是否與專利權人還進行其它的商業往來?專利權人是個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在哪些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所有這些因素都要考慮進去,以便更好地了解對方的商業背景。
無論專利權人是打算訴訟或可能進行和解,你都要對專利進行分析以判斷你的產品是不是落入了對方的保護范圍,以及該專利是否有效。這將會幫助確定如何運用法律程序,或如何最好地與專利權人進行談判。要謹記,大多數的警告行為都不會導致進入法院程序,即使有,也多在法院作出裁決之前,雙方已經達成和解。
那么如何通過分析對方專利來提高你的談判地位呢?第一,分析一下你的產品是否根本沒有侵犯對方專利,或者在你的產品上做一兩個小改動即可避免侵權。第二,尋找現有技術,其可以用來推翻或者至少用來質疑該專利的有效性。各專利局都可以對現有技術進行很好的檢索,盡管那些檢索有時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總之,當遇到侵權警告時,你完全可以很合理地決定采取什么措施,并對你的決定充滿自信。在任何談判過程中,你要盡量讓專利權人一直關注其弱項,并且你也要很清楚地知道那些弱項究竟是什么。
考慮到訴訟所需的花費和時間,任何一家制造商、經銷商或零售商都不希望由于侵犯專利權而被起訴,同時也會盡量避免被警告侵犯專利權。所以,如果你收到警告函,首先要想的是:這不是個大問題,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事實上,如果你一想到可能要介入法院而遇到重重困難,并因此感到驚慌,你的對手實際上已經贏了。(知識產權報 作者 帥杰 (Jack Redfern))
上一條:藥品的專利保護期限和延長方法 下一條:沒有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