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化學領域專利的分類特點和規則 |
發布日期:2009-7-15 |
專利文獻是一座蘊藏著全人類智慧的技術寶庫,也是技術領域中專利保護信息的唯一源泉。如今的世界已進入信息時代,掌握信息才能把握發展的方向。為能迅速有效地從如此龐大的專利文獻中檢索到所需的技術情報和法律情報,必須熟悉和掌握專利文獻的分類手段,即國際專利分類法。 國際專利分類表是根據1971年簽訂的《國際專利分類的斯特拉斯堡協定》編制的,并且為改進分類系統和適應技術的不斷發展,定期地進行修訂,目前使用的是于2000年1月1日生效的第七版。 分類表是使各國專利文獻獲得統一分類的一種工具,它的基本目的是作為各專利局以及其他使用者確定專利申請的新穎性、創造性而進行的專利文獻檢索時的一種有效檢索工具。也就是說,國際專利分類的原則是,同樣的技術主題都應歸在同一分類位置上,并且同樣能夠從該位置上再次找到,這一位置就是該技術主題最有可能被檢索到的位置。 有關化學的技術主題,其分類位置主要在C部。C部包括了純化學(包括無機、有機或高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應用化學(適用于某些用途的組合物)、邊緣工業(包括煉焦、發酵、制糖等)、操作或處理(皮革處理、水處理等)、冶金或合金。此外,某些有關化學的技術主題由于其特殊的應用,具有除C部以外的分類位置,例如,A61K(醫用、牙科用或化妝用的配制品)、A61L(材料或物體消毒的一般方法)、A62D(滅火或者消滅或預防有害化學藥劑的化學方法)、B01(化學工藝及裝置)、B27K(木材的化學處理)、G03(感光材料及工藝)、A01N(植物處理或動物處理)、A23(食品及其處理)、A24B(煙草)和D部中紡織品化學處理或造紙等。如上所述,有關化學領域的分類分布于大多數分類表分冊中,因此,具有廣泛的分布范圍是化學領域的分類特點之一。 化學領域的技術主題可分為產品(例如化合物、組合物等)、設備(例如反應器、分離裝置等)和工藝方法(例如氧化、還原、聚合、純化、改性方法等)。就化學領域的專利申請的技術主題而言,其主要包括如下類型的主題:化合物(例如無機、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等)、組合物(例如玻璃、陶瓷、肥料、塑料、藥物、洗滌劑、涂料、潤滑劑、合金、食品等)、工藝方法(生產方法及處理方法等)和設備。 化學領域的專利申請的特點之一是內容復雜,涉及面寬,合案申請多。一件有關化學的專利申請往往包括兩項或兩項以上的發明主題,例如一件申請可以包括有關化合物、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含有化合物的組合物及其相關的應用等幾項主題,那么,該申請通常需要包括有關化合物、制備方法、組合物及其應用的國際分類號,以提供完整的信息情報。 此外,在化學領域中,一項發明主題可能包括在不同大組下的各個小組中的技術內容,它應包括所有這些組的分類號。例如在化學申請中常常遇見的用化學結構式(所謂的“馬庫什”型)表示的化合物的技術主題,當結構式中的取代基或雜原子的定義改變時,說明書中所涉及的完全確定的化合物具有在不同大組甚至不同小類下面的小組中的分類號,因此,在文獻中應給出所有這些小組的分類號。因此,一件化學領域的發明申請往往具有較多數量的分類號也是化學領域的分類特點之一。 在分類表中的某些分類位置采用了一些特殊分類規則,采用這些規則的目的是限制多重分類以提高分類的一致性和便于檢索,應用特殊分類規則的分類位置在其所覆蓋的最高一級處通過附注加以標明。以下介紹一些在化學領域分類中常用的分類規則。 最后位置規則 所謂“最后位置規則”是指在分類表的某些部分或位置上,當一個專門技術主題包括在分類表中的兩個或更多的同樣等級或具有同樣圓點數的分類位置時,就應按“最后位置規則”進行分類。“最后位置規則”實際上是分類系統的一種優先規則,根據這條規則,這樣的技術主題只應分在分類表中最后出現的分類位置中。在化學領域中,采用“最后位置規則”的分類主要包括: A01N27/00-65/02(殺生劑、驅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 A21D2/00組(用添加材料處理面粉或面團); A23J3/04-3/20(食用蛋白質加工); A23L3/3472-3/3562(食品的保存); A24B15/30-15/42(煙草處理); A61K(醫用、牙科用或化妝用的配制品); A61L15/08-15/12、15/18-15/42、17/00組、24/00組、27/02-27/48、29/02-29/12、31/02-31/12和33/00(外科材料); B01D61/00-71/82(半透膜、半透膜分離方法和設備); B01J20/00-49/02(催化劑、催化劑的制備和處理方法、離子交換); B27K3/16-3/50(浸漬木材); C01(無機化學); C02F9/00組(水、廢水或污水的多級處理); C03C1/00-14/00(玻璃、釉或搪瓷釉的化學成分); C03C25/24-25/54(纖維或細絲的表面處理); C04B7/00-32/02(水泥及材料); C04B41/45-41/91(砂漿、混凝土、人造石或陶瓷的后處理); C06B23/00-49/00(炸藥或熱劑組合物); C07(有機化學); C08C19/00(橡膠的化學改性); C08F(僅用碳-碳不飽和鍵反應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C08G(用碳-碳不飽和鍵以外的反應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C08J(加工;配料的一般工藝過程…); C08K(使用無機物或非高分子有機物作為配料); C09B(有機染料…); C09C(無機材料的處理以增強著色或填充性能); C09K11/54-11/89、13/02-13/12和15/00-21/14(未列入其它類目的各種應用材料); C10G(烴油裂化;…); C10L1/12-1/30(含添加劑的液體含碳燃料); C10M(潤滑組合物;…); C11D1/02-1/94、3/02-3/39、7/02-7/46和9/06-9/42(洗滌劑組合物); C12M-C12Q和C12S(微生物學、酶學、突變或遺傳工程); C22C21/14-21/18、30/02-30/06、37/00和38/00(合金); C23C22/02-22/86(金屬材料表面化學處理); C25B(生產化合物或非金屬的電解或電泳工藝;所用設備);和 C25F(電解法除去物體上材料的方法;所用設備)等等。 舉例如下: (1)一種制成軟膏劑形式的化妝品根據最后位置規則應分入A61K9/06(軟膏劑;其基質),而不應分入A61K7/02(化妝品); (2)一種以5-鹵代-1-戊炔為原料,通過閉環反應制備環丙基乙炔的方法,根據C07C標題下的附注(3)(方法分入最后適當位置),應分入C07C1/30(從單一分子中裂解出鹵化氫),而不應分入C07C1/28(閉環); (3)一種烯烴的催化三聚方法,其中所使用的催化劑含有烴基鋁和一種給電子配合物,根據最后位置規則,應分入C07C2/32(使用配合物作為催化劑的烯烴間的加成方法),而不應分入C07C2/30(使用含金屬-碳鍵的化合物作為催化劑的烯烴間的加成方法)。 主組分分類規則 所謂“主組分分類規則”是指對組合物進行分類時,根據小類或大組下面的附注中的說明,按附注中規定的主組分進行分類,從而避免組合物由于存在多個組分而引起的分類的混亂,給檢索帶來不利的后果。在化學領域中,采用“主組分分類規則”的分類主要包括: A01N27/00-65/02(殺生劑、驅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 C04B35/00組(以成份為特征的陶瓷成型制品、陶瓷組合物…); C08L(高分子化合物的組合物); C09D(涂料組合物、油墨、原料的應用等); C09J(粘合劑、粘合方法、粘合劑材料的應用);和 C09K7/00組(鉆井組合物)和C22C(合金)等等。 在上述需要采用“主組分分類規則”的分類中,“主組分”的定義是不同的,例如在C04B35/00組(以成份為特征的陶瓷成型制品、陶瓷組合物…)和C09K7/00組(鉆井組合物)中,主組分是以最高重量比例存在的組分;在C08L(高分子化合物的組合物)、C09D(涂料組合物、油墨、原料的應用等)和C09J(粘合劑、粘合方法、粘合劑材料的應用)涉及高分子化學領域的小類中,主組分是組合物中所含有的高分子物質,如果組合物同時含有兩個或多個高分子物質,則主組分是以最高比例存在的一個組分或相同的最高比例存在的多個組分;在A01N27/00-65/02(殺生劑、驅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中,主組分是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并在有效成分存在兩個以上的同等級分類號的情況下,使用“最后位置規則”;而在C22C(合金)中,主組分是指合金中按重量計至少占50%的成分。 舉例如下: (1)一種含聚乙烯和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涂料組合物,按主組分(聚乙烯)分類,應分入C09D123/06(基于聚乙烯的涂料組合物); (2)一種含60份聚乙烯和20份聚氯乙烯的粘合劑,按主組分(聚乙烯)分類,應分入C09J123/06(基于聚乙烯的粘合劑); (3)一種含40份聚乙烯和40份聚氯乙烯的粘合劑,按主組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分類,應同時分入C09J123/06(基于聚乙烯的粘合劑)和C09J127/06(基于氯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粘合劑)。 此外,對于組合物的附加組分,可根據附注中的說明,加上引得碼。 混合系統和引得碼 “混合系統”是分類表的組成部分,在分類表中的這些特殊分類位置采用了專門的分類方法或分類體系。在“混合系統”中對一個技術主題進行分類時,先要給出分類號,然后用“引得碼”對該分類號表示的情報進行補充或限定,使其能夠更準確和完整地反映出被分類技術主題的實質內容。“引得碼”由小類號加上用冒號分開的兩個數組成。分類表中引得碼只能用于引得目的,不能用于分類的稱為“專用引得碼”,而同一分類號既用于分類,又用于引得的稱為“共用引得碼”,而引得碼還根據它是否需要與分類號相聯系而分為“連用引得碼”和“不連用引得碼”,引得碼的連用與否由有關位置的附注說明。 在化學領域中,需要加上引得碼的分類以及相關引得碼表主要包括: A01N25/00-65/02(殺生劑、驅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 A61K31/00-47/48(醫藥配制品); A61K51/00組和相關引得表101:00-123:00(含有放射性物質的配制品); A61L2/00-12/14和相關引得碼表(滅菌或消毒); B01D24/00和相關引得碼表101:00(過濾材料); B01D53/00組和相關引得碼表111:00-187:00(氣體或蒸汽的分離、回收和處理); B01J21/00-38/74和相關引得碼表101:00-105:98(催化劑、催化劑的制備和處理方法); C02F1/00-11/20和相關引得碼表101:00-103:44(水、廢水、污水或污泥的處理); C03C25/24-25/44(纖維或細絲的表面處理); C04B7/00-35/84和相關引得碼表101:00-111:94(水泥及材料、陶瓷的后處理); C05(肥料;肥料制造); C07和相關引得碼表C07M(有機化學),其中C07D(雜環化合物)需要增加有關各個取代基、雜環或稠環部份的引得碼和C07K和相關引得碼表101:00-123:00(肽); C08F210/00-297/00(共聚物、接枝聚合物和嵌段聚合物); C08G18/00和相關引得碼表101:00(異氰酸酯類或異硫氰酸酯類的聚合產物); C08J(加工;配料的一般工藝過程…); C08K(使用無機物或非高分子有機物作為配料); C08L(高分子化合物的組合物); C09D101/00-201/10(涂料組合物); C09J101/00-201/10(粘合劑組合物); C09K17/00組和相關引得碼表101:00-109:00(土壤調節材料或土壤穩定材料); C10M和相關引得碼表C10N(潤滑組合物;…); C11D(洗滌劑組合物); C12M-C12Q或C12S和相關引得碼表(微生物學、酶學、突變或遺傳工程); C21D(改變黑色金屬的物理結構); C22C(合金)和C22F(改變有色金屬或有色合金的物理結構)和它們的相關引得碼表C22K; C22B3/00組(用濕法從礦石或精礦中提取金屬化合物); C22C38/00組(鐵基合金,例如合金鋼);和 C22C40/00-49/00組和相關引得碼表101:00-121:02(含纖維或細絲的合金)等等。 在以上的引得碼中,C07D和C08F的引得碼通過說明一種化合物或聚合物的構成基團來補充分類號的情報;C07M、C07K、C09K、C10N和C22K的引得碼通過說明化合物的特殊性質或結構要素、組合物的用途、性質或方法要素等等來補充分類號的情報;而其余的引得碼一般通過說明組合物或混合物的附加或基本組分來補充分類號的情報。 舉例如下: (1)一種由乙烯與-烯烴和氯乙烯形成的三元共聚物,它的分類號是C08F210/16(乙烯與-鏈烯的共聚物),引得碼是C08F214:06(具有以鹵素為端基的不飽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共聚物),所以,連用引得碼為:C08F210/16,214:06; (2)一種冷凍機油組合物,它含有烯烴聚合物或烷基苯作為基油,它的分類號為C10M107/02(以烯烴聚合物基料為特征的潤滑組合物)和C10M105/06(以芳族有機化合物基料為特征的潤滑組合物),不連用引得碼是C10N40:30(冷凍機潤滑劑),完整分類號是C10M107/02,105/06 //(C10N40:30); (3)一種降血脂的藥物組合物,它由亞油酸、維生素E和維生素C組成,按最后位置規則應分入A61K31/375(含有維生素C有效成份的醫藥配制品)和A61P3/06(抗高血脂藥),由于A61K9/72后面的附注指出“在31/00至47/00各組中,需要加上有關組合物個別組分的引得碼…”,需加上引得碼A61K31:201(含亞油酸有效成份的醫藥配制品)和A61K31:355(含有維生素E有效成份的醫藥配制品),以表示上述分類號無法表示的組合物的基本組成,這樣完整的分類號為:A61K31/375,A61P3/06//(A61K31/375,31:201,31:355)。 綜上所述,化學領域中具有分類分布范圍廣和分類號數量多的特點,并頻繁采用“最后位置規則”、“主組分分類規則”和“混合系統”進行分類。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粗淺的觀點,由于水平有限,難免有不妥之處,敬請指正。并借此感謝王依同志在本文撰寫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援和幫助。 參考文獻: 1、《國際專利分類表》A-H分冊及使用指南,專利文獻出版社。 2、《國際專利分類法-概要及應用》,中國專利局審查一部分類室編著,專 利文獻出版社。
上一條:沒有記錄 下一條:沒有記錄 | |
|
|
免責聲明:
- 1、凡本網站轉載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2、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站證實,本網站對該文章以及
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出任何保證或承諾;
- 3、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網站客服中心,我們會盡快處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