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這把“金鑰匙”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2017年,寧波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62104件和36993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25.9件,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這是昨天記者從寧波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獲悉的消息。
現場,《寧波市2017年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白皮書》首次對外公布。市公安局、市中級法院相繼作關于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情況的報告;市檢察院作關于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
記者樊瑩
全市擁有有效注冊商標18.3萬件
國際商標數和地理標志商標數位居全省之首
2017年,寧波市成功進入首批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行列,出臺了《寧波市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基本構建起要素完備、體系健全、運行順暢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
記者注意到,過去一年,全市在專利管理與保護、商標監管和保護、版權管理與保護等七方面取得成效。
在專利管理與保護方面,全市專利案件立案1547起,結案率達99.8%。深入開展國家知識產權糾紛調解試點工作,第三方平臺累計受理案件成功率達69.3%,基本可在一月內結案。
在商標監管和保護方面,全市擁有有效注冊商標18.3萬件,國際商標數和地理標志商標數位居全省之首。過去一年,查處商標侵權案件615件,案值1160.8萬元,罰款1180.6萬元,移送司法機關案件7件,搗毀制假窩點48個。
在版權管理與保護方面,2017年全市版權登記量達到2132件。對30家KTV業主版權糾紛案開展訴前、訴中調解,并使雙方簽訂了和解協議,維護了權益人的合法權利,化解矛盾糾紛。同時,先后對澳大利亞和美國2家較大的計算機軟件侵權行政投訴案進行了調解,使雙方達成和解。
2017年,海關知識產權邊境保護方面,共查獲侵犯知識產權案件347起,案值約4193.3萬元,查扣各類侵權貨物約854.7萬件。向公安機關通報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線索26起,案值740.8萬元。
針對出口非洲、阿拉伯、拉美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重點商品和領域,持續加大對出口侵權貨物違法活動的打擊力度,遏制侵權假冒違法活動多發高發態勢。查獲侵權案件195起,案值約2247.2萬元,查扣各類侵權貨物約599.5萬件。
成功偵破多起侵權假冒大要案件
在全省、全國打出了影響力
2017年,全市公安機關共立案偵查各類侵犯知識產權案件52起,涉案資金2253.06萬元,破案4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5名,搗毀各類窩點60余個,連續成功偵破“寧海1·24特大制售假酒案”“5·11奉化特大假冒汽車剎車片案”“鄞州8·28特大新型電子卷煙案”“余姚假冒王龍牌食品添加劑案”等多起侵權假冒大要案件,在全省、全國打出了影響力。
寧波市兩級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9件10人;提起公訴31件59人,其中假冒注冊商標案件12件17人,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件7件14人,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案件1件1人,非法經營案件12件27人。
2017年,寧波知識產權法庭收案1389件(其中跨區域管轄的專利案件153件),同比增11.4%;結案1203件(其中跨區域管轄的專利案件46件),著作權批量案件數量減少,結案數較上年的1248件有所下降。未結案354件,較上年同期的170件上升108.2%。
市人大常委會內司工委在關于我市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情況調研報告中指出,盡管寧波是知識產權大市,卻依舊在隊伍建設、協作配合、司法環境等方面面臨著一些困難和突出問題,與新時代新要求相比,與其他發達城市相比,還有較大不足,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健全,如完善各項協作機制、建立健全專家咨詢制度等。
上一條:中國(寧波)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正式啟動建設 下一條:沒有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