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寧波4月24日電 4月26日是知識產權日。寧波市于今日公布“2014年寧波市十大知識產權事件”。“寧波市科技信息(專利)挖掘與應用實驗室投入運行”、“寧波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查處侵權盜版工作獲國家最高獎”、“寧波杭州灣余某某等人制售假冒‘方太’品牌廚具案”等十個事件入選。
據寧波市科技局(知識產權局)發布的《2014年寧波知識產權保護與發展》白皮書顯示,2014年,寧波市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達12957件、2832件,同比增長32.1%和26.1%,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占比分別提高10.3和6.5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截至2014年,全市累計擁有注冊商標12.3萬件,其中,國際商標達到10100件,地理標志達25件,均處于全省領先地位。2014年全市版權登記量達到2450件,比上年增加114%。
“2014年,寧波市發明專利繼續增長,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寧波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寧波市科技局(知識產權局)局長黃利琴表示,向社會公布“知識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和“十大知識產權事件”,旨在表明寧波市各級政府和司法機關將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社會環境氛圍。
此外,2014年寧波共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包括民事、刑事及行政)1826件(其中二審案件107件),較去年同期的1277件增長43%;審結案件1801件,較去年同期的1246件增長44.5%。其中新收民事案件1650件,審結1631件,審結民事案件中判決366件、調解156件、撤訴1101件、其他8件,調撤率77.1%;新收刑事案件170件,審結165件;新收行政案件6件,審結5件。
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2010-2014年度專利民事糾紛案件審判白皮書》這樣寫道:“2013年,寧波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均居副省級城市第一位, 寧波中院專利民事糾紛的收案數量在全國亦名列前茅,但專利數量不斷提高的背后卻反映出專利質量水平與數量并不匹配的問題。”
“多年來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的專利民事案件數量一直處于全國前列,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專利案件審判工作經驗。專利民事案件審理的司法實踐也凸顯出了寧波專利結構不盡合理和產業亟待轉型升級等一系列問題。”據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長朱代紅介紹,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于 2003 年 6月 1 日取得一審專利民事糾紛案件管轄權。近五年來寧波中院共受理各類專利民事糾紛案件1344件,審結 1368 件,收案數量位居全國法院前列。
據統計,寧波中院五年來以判決結案的231件專利民事侵權糾紛案件(外觀設計 159件、實用新型41 件、發明 31件)中,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為 20 件,其中外觀設計 13 件、實用新型 3件、發明 4件。即以判決結案的專利民事侵權糾紛案件中,原告的勝訴敗訴比例大致為 10:1。不同案由專利侵權民事糾紛案件的勝訴敗訴比例略有區別,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平均判決駁回率為8%左右,發明略高,為12.9%。應該說,寧波地區專利民事侵權糾紛案件被告敗訴的比例較大。
朱代紅說,寧波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有待提高,很多企業沒有意識到專利知識產權是一種重要的資源,主觀上認為抄襲他人專利無所謂或者明知侵權卻出于僥幸心理為追求短期利益故意侵權。
從寧波中院專利案件所涉專利內容和行業分布來看,一方面寧波市專利的發明在全國比例偏低,另一方面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和競爭優勢相對經濟較發達的部分計劃單列市偏弱。長期以來浙江民營企業大部分是以消耗資源、粗放經營、簡單加工為特征的傳統發展模式,許多民營企業的產品處于模仿和仿造階段,企業管理尚不成熟,技術創新更加舉步維艱。根據抽樣調查,80%的民營企業沒有新產品開發能力,產品更新周期兩年以上的占55%左右。
據悉,《2014年度寧波市法院大知識產權案例》于會上同時發布。(陳怡、王虎羽)
【延伸閱讀】
2014年寧波市十大知識產權事件
1、寧波市科技信息(專利)挖掘與應用實驗室投入運行
2、“議題管理”模式強化商標專用權保護成效明顯
3、浙江首家市級版權糾紛調解中心在寧波成立
4、寧波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查處侵權盜版工作獲國家最高獎
5、寧波杭州灣余某某等人制售假冒“方太”等品牌廚具案件
6、寧波海關開展國際合作成功查獲義烏某公司出口MAYBELLINE眼線液等化妝品涉嫌侵權案
7、寧波江北吳某某等八人假冒“太太樂”雞精、“西湖”牌味精注冊商標案
8、寧波市某電器有限公司生產假冒的燃氣灶、吸油煙機案
9、原告科元公司訴被告某熱力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案
10、立興公司申請慈溪市某公司訴前停止侵害專利權一案
上一條:寧波市鎮海區2014年專利授權量創新高 下一條:沒有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