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副市長曹小紅
目前,我國中小微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已經成為關系民生和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然而,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副市長曹小紅在與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共同對260多家企業調研后發現,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微企業對知識產權政策具有特殊要求。
“經過調研我們發現,中小微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進一步建立,但專業人才緊缺,并且其專利布局狀況堪憂!辈苄〖t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絕大多數企業高度認同知識產權是塑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工具,大部分企業具有相對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知識產權管理部門。但是,只有40%的樣本企業配備了專職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許多企業沒有配備專職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此外,約有一半以上的中小微企業沒有授權的發明專利,擁有10件以上發明專利的樣本企業占樣本企業總量的12%,擁有20件以上發明專利的樣本企業僅占3.88%,所有中小微企業的平均發明專利數量僅為4.6件。此外,許多中小微企業的專利轉讓和許可數量非常少。數據顯示,超過90%以上的樣本企業從來沒有購買過或獲得其他公司的專利許可權,90%以上的樣本企業從來沒有對外進行專利轉讓和專利許可的記錄,用于購買或獲得專利許可的支出超過100萬元的企業不足樣本企業總量的2%,近50%的樣本企業此項支出為零。
“目前我國的知識產權政策體系不夠完善,企業對政策的把握有一定的難度。許多企業反映,相關扶持政策的兌現周期長、程序繁瑣,知識產權政策缺乏系統性,難以落實到位。而政策執行過程透明度較低、專利審查時間較長等是企業反映最多的問題。有少數企業認為一些政策不適用于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無法順利執行。”曹小紅表示。
為此,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曹小紅提交了一份《關于實施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政策》的提案,她在提案中建議,目前的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存在政策目標相對單一的問題,只有基于不同中小微企業的規模、行業、發展階段的差異,有針對性地確定知識產權扶持政策目標,盡可能利用不同的政策目標或目標組合覆蓋大多數中小微企業,并針對中小微企業的現實狀況和政策目標,完善相應的政策措施,才能夠真正形成健康的中小微企業生態,促進中小微企業的健康和諧發展。此外,針對中小微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用方面的需求,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市場交易平臺建設,通過提供評估、咨詢、法律、財務、融資、培訓等全方位的市場服務,降低知識產權交易成本和風險;可以由相關部門利用財政資金的支持或吸引社會資金,對“沉睡”專利進行低價購買;在對過期專利進行科學評估的基礎上,提供給有需求的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報 特派記者 王康)
上一條:建立知識產權信用評價制度勢在必行 下一條:沒有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