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財經北京1月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全球前10大手機廠商中,已經有5家是中國企業。這是一個讓人欣喜的消息,然而這些在國際正風生水起的企業和蘋果三星一樣也被“專利流氓”盯上了。
據今天的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根據業內頂尖的市場調查公司“加特納”的統計,2013年三季度,中興、華為、聯想、TCL通訊、宇龍酷派分別以3.0%、3.0%、2.9%、2.7%、1.9%的市場份額,分列全球市場第5、6、7、8、10名。這些有著很好成本控制力而且進取心十足的中國廠商,正覬覦在全球各個市場取得更大的突破。然而,對于專業的“專利流氓”來說,他們正是送上門來的絕佳中國“大肥羊”。
專利流氓,又被稱為專利蟑螂、專利鯊魚,是指那些沒有實體業務、而是從別人手上購買專利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然后專門通過專利訴訟賺取巨額利潤的專業公司或團體。據統計,他們最近幾年在全球發動的專利訴訟呈不斷上升之勢,2004年為588件,到2011年已經上升到4602件。蘋果、惠普、三星、戴爾等名聲在外的大公司都是他們的最頻繁被告,蘋果公司僅2012年就遭遇44起這類訴訟。華為和聯想在2012年都遭遇了13起由“專利流氓”公司發起的訴訟,而僅2013年上半年,華為所遭遇的這類訴訟案件又上升到15件。
隨著這些中國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并以更大的力度走向海外市場,就越有可能成為暴露于‘專利流氓’狙擊槍之下的‘大肥羊’。不久前,中興通訊和華為在應對美國交互數字集團的專利侵權訴訟中取得了初步勝利引起了很多關注。實際上2013年,中興通訊已在美國連勝3起由專利運營公司發起的337調查。
隨著4G時代的到來,中國企業在4G領域知識產權份額有了顯著提高,形成了與主要競爭對手抗衡的籌碼。對于這些走向國際市場的中國企業來說,面對難以避免的專利競爭,一方面要積極適應并運用國際上的專利游戲規則;另一方面,努力增強自身實力,以更加開放、自信的態度去面對專利競爭是他們的不二選擇。
說到專利流氓,可能業內人士會馬上聯想起去年9月,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的事,當時微軟同時購買了諾基亞專利為期10年的授權,對于諾基亞為什么沒有同時把專利也賣給微軟,業界普遍猜測:擁有移動通信行業不少核心、優質專利的諾基亞,今后很可能將繼續通過其持有的專利組合,收取不菲的專利費。歐盟競爭專員杰奎因甚至在2013年年底嚴詞警告諾基亞,不要成為 “專利流氓”。
什么是所謂的“專利流氓”?李易解釋說,所謂的“專利流氓”,在業內叫Patent Troll,也有人說它是蟑螂、黑社會。專利流氓跟黑社會有點像,它是收保護費的。專利流氓本身并不做生意,但是它手上參與了各種各樣的知識產權,各種各樣的專利,專利流氓的專利都不是自己研發的,都是通過收購的方式獲得的。一旦專利流氓發現別的公司和它之間有利益能夠對上的話,它就會無休止的上訴,它主要的工作就是打官司。
上一條:理光賠付柯達近7600萬美元專利費 下一條:沒有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