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析: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如何迎接專利戰? |
發布日期:2013-11-14 |
近年來,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全球面板產能增長最快的國家。根據DisplaySearch預計,到2015年,我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面板生產國,面板產能不足將不再是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短板。然而,在產能快速增長的背后,產業發展也面臨其他方面的挑戰。低溫多晶硅(LTPS)、氧化物背板技術以及AMOELD等先進技術研發水平相對滯后,配套產業鏈缺失,以及產品價格持續下跌都對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健康發展帶來隱患。創新和配套能力不足使液晶面板核心專利儲備落后,而價格戰造成成本的火拼,最終高昂的專利授權使用費會讓不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陷入泥潭。因此,在這樣的產業格局背景下,“知識產權”勢必成為其他國家和地區狙擊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快速發展的有力武器。 尚處起步階段需建知識產權攻防體系 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專利布局仍處于起步階段,與快速壯大的產業規模相比,知識產權攻防體系建設迫在眉睫。 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近年來不斷提升,國內專利的申報數量快速增加。據統計,2012年我國平板顯示累積專利數已超過萬項,預計2013年新申請專利數將超過3000項,其中,京東方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全球業內前三名,研發人員人均和單位產值產出專利數量位居全球業內第一。京東方“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的驅動裝置”專利還榮獲2012年度中國專利金獎。 然而,由于我國進入平板顯示產業時間較晚,在專利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2013年發布的《液晶顯示產業專利分析報告》統計,液晶顯示全球專利申請前10位企業中,韓國企業有2家,日本企業有7家,我國臺灣企業有1家,但是卻沒有中國大陸的企業。由此可見,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的專利布局仍處于起步階段,與快速壯大的產業規模相比,知識產權攻防體系建設迫在眉睫。下一步,如何提升我國平板顯示產業專利轉化率、靈活運用知識產權攻防戰中對抗博弈的規則和技巧、重視自主研發、積累核心專利成果將成為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知識產權建設的新任務。 注重申請質量提高專利轉化率 只有將技術創新有效地轉化成產品創新,提升行業競爭力,才是專利申請的初衷。 眾所周知,專利數量多并不能代表生產能力強,只有將現有的技術創新有效地轉化成產品創新,提升行業競爭力,才能完成專利申請的初衷,使得專利真正助力企業發展。反之,不注重專利成果轉化,忽視產品演進規律則會為企業帶來顛覆性的毀滅。曾經是功能手機一代霸主的諾基亞公司擁有非常強大的專利數目,即使在令其大跌跟頭的智能手機專利方面,諾基亞同樣具備雄厚的專利儲備。然而,由于沒有正確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和實現技術成果轉化,在智能手機快速發展的時代,諾基亞遭遇到三星、蘋果等企業的圍剿,最終落得被微軟收購的命運。 回到平板顯示產業,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氧化物半導體IGZO-TFT(銦鎵鋅氧)是實現高分辨、高遷移率及柔性等特點的新型顯示器核心技術之一,該技術是東京工業大學細野秀雄教授研究小組的成果。該專利目前由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管理。2011年7月,JST將包括該技術專利在內的相關50多項專利打包授權給韓國三星電子,在日本引起一片嘩然。 事實上,JST將該專利授權給韓國企業最主要的原因是看中三星公司的實用化能力。正如專利發明人細野秀雄所言:“專利技術得到采用才能體現出開發的意義。如果不向三星提供授權而導致專利被埋沒,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專利授權之后,三星公司不斷在各種場合積極展出使用IGZO-TFT技術的液晶面板及AMOLED面板,為IGZO-TFT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據DisplaySearch預估,以IGZO為代表的采用氧化物TFT技術的液晶面板產能將得到快速增長,2016年將超過LTPS,達到1900萬平方米。
上一條:中國稀土產業面前的專利“黑洞” 下一條:沒有記錄 | |
|
|
免責聲明:
- 1、凡本網站轉載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2、轉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站證實,本網站對該文章以及
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出任何保證或承諾;
- 3、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及時聯系本網站客服中心,我們會盡快處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