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 中華牙膏、樂百氏、小護士、大寶、南孚電池、統一潤滑油、哈爾濱啤酒等曾經國人引以為傲的民族品牌,如今已經“不民族”了,民族企業陸續的披上了嫁衣,通過外資收購、并購、控股等方式而被外資企業所操控,而這種現象近年來則有愈演愈烈之勢,同時也挑起了我們敏感的民族神經。
這種外資收購、操控行為可謂無孔不入,小廚具行業也難幸免。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法國巨頭SEB鎖定中國市場,不惜高價收購蘇泊爾公司,成功實現曲線入華策略。據了解,法國SEB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小型家用電器和炊具生產商之一,至今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其業務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歐洲、美洲、亞洲擁有20家生產廠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2年3月31日,蘇泊爾控股方SEB集團以“愛仕達公司侵犯其發明專利權”為由,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愛仕達一審敗訴。
4月17日,浙江省高院對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002032,SZ)的控股方、法國塞伯股份有限公司(SEB集團,以下簡稱塞伯公司)控訴愛仕達專利侵權案作出終審判決,塞伯公司在此次專利訴訟案中敗下陣來。
對于判決結果愛仕達方面表示非常滿意,“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公正判決維護了我公司的技術創新成果,也是對我公司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最大肯定和支持。”
接下來蘇泊爾控股方SEB會不會采取更進一步的攻勢,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如照此發展下去,到時候倒霉的不只是消費者和民族企業,產業發展、國民經濟也都將以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愛仕達積極響應 民族企業抬頭
對于SEB集團意圖控股蘇泊爾之初,以愛仕達為首包括雙喜、順發等六家炊具企業就曾聯合發布緊急聲明,強烈反對SEB集團并購蘇泊爾,但最終失敗。
而在這場“專利侵權”的鬧劇中,愛仕達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益。愛仕達方面強調,涉訴專利中的愛仕達產品無論從安全性、先進性方面來講,都和SEB的專利有較大差異,而且愛仕達方面早在09年已經生產相關產品上市銷售,并獲得消費者的認可。而SEB集團所持有的專利并沒有生產成產品上市銷售。無論從技術上還是從商業上看,愛仕達都沒有對SEB構成侵權。
愛仕達品牌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愛仕達作為第四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企業,深知創新成果來之不易,愛仕達公司鼓勵創新,尊重知識產權,但也絕不會允許公司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更不允許利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來擾亂行業市場的行為;這場官司不光是愛仕達的事,更關系到行業甚至國家產業的健康發展,愛仕達作為國內行業領軍企業,該站出來,也必須站出來!”據了解,愛仕達剛剛在今年4月份通過國家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單位驗收。
引領行業發展 消費者最終獲益
愛仕達自1978年成立以來,一直領著行業的發展方向。其在炊具市場占有率一直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尤其在國內大型超市領域,不粘鍋、壓力鍋等一直保持在領先地位。目前愛仕達公司已經有1700多項專利,專利、技術方面的優勢領先行業水平。其產品遠銷海內外,無論是從產品質量、功能設計、專利技術等方面考量,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市場價格卻一定程度上低于其主要競爭對手,使得廣大中國消費者能夠以較為優惠的價格體驗到與國際品牌相媲美的商品。
而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愛仕達為首的中國廚具企業一直以來與國際巨頭的博弈與抗衡。
而在這種博弈與抗衡的之下,消費者則是最大的受益者。
上一條:義烏四舉措推動知識產權保護 下一條:沒有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