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10月10日消息(記者陳欣 劉程)近年來我國國防專利申請量逐年上升,成為助推我軍自主創新和武器裝備信息化建設的強勁動力。
亮相今年國慶閱兵的現代化裝備充分展示了我軍信息化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全部52種型號的受閱裝備都由我國自行生產。而且,包括殲十戰斗機、紅旗九地空導彈在內的大多數武器裝備,我國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解放軍總裝備部國防專利局楊建兵副局長介紹說,我國國防專利制度實施的近20年來,產生出了巨大效益:1990年我國首部《國防專利條例》頒布施行,2004年新修訂的《國防專利條例》進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防專利法規制度。目前,我國國防專利受理申請已經超過2萬項,成為拉動我軍裝備技術躍上新臺階的重要引擎。
國防專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極大的激發了我國軍事科技隊伍開拓創新的積極性。近年來我國國防專利申請量快速上升。特別是2000年以來持續保持了40%的年增長率,而且70%左右的專利轉化為成果。楊建兵副局長表示,國防專利制度實現了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雙贏”:比如某新型號遠程防空導彈項目完成后,就申請了100多項國防專利。現在我軍許多武器裝備技術獲得了國防專利保護,我們自己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防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這樣,發明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護,研發單位也節省了經費,縮短了研制周期。
上一條:我國防專利受理申請達2萬余項 助推軍事創新 下一條:沒有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