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官方網站專利數據統計,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國農機行業中,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含其子公司)2010年專利項目授權及發明專利公告量為123項,其中發明16項,實用新型81項,外觀設計26項。和2009年的66項相比有了大幅度增加。其中的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幾種類型的專利同比都有較大增加。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制定了新的專利管理辦法,對于專利的管理、申報、實施、維持以及對專利發明人的獎勵都有著明確的規定,企業專利管理制度規范,職工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和專利保護意識空前提高。
福田雷沃國際重工2010年的專利授權量(含已公告的發明專利)為97項。其中發明5項,實用新型28項,外觀設計64項。同比2009年度的117項有所減少。涵蓋拖拉機、汽車、收獲機等各類產品。從2010年授權和公告的各類專利情況看,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與2009年同比有較大減少,外觀設計專利則有較大提高,近幾年來該公司在外觀設計專利申請中有所側重,表明該公司對于產品形象方面非常重視。
山東時風集團近幾年專利授權和公告量較為平穩,2010年時風集團授權和公告量15項,與2009年的11項相比有所增加。近年來,時風集團在應用專利技術方面目的明確,申報專利有的放矢,在提高時風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方面做出了努力。同時,時風集團對企業自身專利管理以及對專利發明人的獎勵機制都很到位,把專利申請質量及數量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使企業員工科技創新的積極性有增無減。
江蘇常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橫跨機電、內燃機、農業裝備、制冷器材的綜合型企業,在農機行業中表現不俗,該公司的專利公告和授權量近幾年進展平穩。2010年授權和公告的專利21項,同比上年的25項有所減少。常發集團公司的授權專利和公告專利包括單缸柴油機、多缸柴油機、汽油機、發電機組、輪式拖拉機等,已經形成了系統的專利保護。
山東常林機械2010年專利公告和授權量共7項,包括4項實用新型和3項外觀設計專利授權。同比2009年的19項有較大減少。該公司近年來重視知識產權工作,知識產權機構比較健全,包含專利事務部、法律事務部和市場法務部,制定了《山東常林集團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在知識產權維權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農機行業中屬于知識產權機構力量較強的企業之一。
山東五征集團2010年專利公告和授權量共16項(包括山拖5項)。同比2009年的5項有較大增加。五征集團近年來的專利授權量呈逐年增長態勢,該公司前幾年經歷過專利官司,充分認識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把公司知識產權工作提到很重要的位置,尤其和山拖農裝的整合,使得集團技術創新能力大為提高。
悅達鹽拖近幾年專利申請比較活躍,2009年專利公告和授權量共20項。該公司在專利保護方面近年來非常重視,專利授權量逐年持續增加。2009年,該公司加盟印度馬恒達公司,可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2010年沒有專利公告和授權。
山東雙興集團是個民營農機配套件企業,近年來由于在侵權與被侵權的專利糾紛中一直波折不斷,所以對專利申請非常重視,已獲專利授權49項。但自2009年以來專利授權和公告量依次遞減,2009年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項,2010年僅有1項外觀設計專利授權。
常州東風農機集團有限公司近年加大了專利保護工作力度,2009年專利公告和授權量共21項。2010年東風農機有11項專利公告或授權,包括1項發明專利公告,9項實用新型專利和1項外觀設計授權。自從改制以后,公司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科技創新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東風農機的經驗在我國農機行業改制整合的案例中堪稱典范。
榮成海山在專利申請中一直動靜不大,但在2008年就有3項發明專利公告,3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009年專利授權量達13項,包括,4項外觀設計專利和9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010年有10項發明專利公告,呈步步高的態勢。
常州聯發也是個成立僅有幾年的民營農機企業,在專利申請中一直寂靜無聲,2008年只有一項外觀設計專利授權,2009年就有12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010年11項外觀設計授權,實現了大的跨越。
濰坊拖拉機廠多年來專利申請較少,2009年卻有4項實用新型和2項外觀設計專利授權。這種良好勢頭沒有繼續下去,2010年沒有一項專利授權。
四方集團公司和濰坊拖拉機廠很相似,2009年就有6項實用新型和2項外觀設計專利授權。2010年僅有一項外觀設計專利授權。
安徽長江農業機械公司的專利授權非常稀少,2009年卻有2項實用新型和1項外觀設計專利授權。2010沒有專利授權。
濰坊小拖、濰坊魯中、濰坊泰山都是小型民營企業。濰坊小拖2008年8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后,2009年又有9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010年有一項發明專利公告,3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濰坊魯中2008年有2項實用新型、3項外觀設計授權,2009年有1項發明公告、1項實用新型授權,2010卻沒有專利授權;濰坊泰山2008年有1項發明公告,2項實用新型授權,2009年只有2項外觀設計授權,2010有2項實用新型授權。這幾家民營企業近幾年都經歷過專利糾紛的洗禮,且為非職務專利,與專利權人的經濟利益息息相關,所以他們對專利維權極為重視。
幾家收獲機企業專利授權情況為,洛陽中收:2009年有1項發明公告、1項實用新型授權、6項外觀設計授權。2010年有4項發明公告、6項實用新型授權;河北農哈哈:2009年5項實用新型授權,2010年有4項實用新型授權;山東大豐:2009年1項實用新型授權、1項外觀設計授權,2010年有3項實用新型授權。
與農機企業關聯的幾家主要柴油機企業,在專利保護方面也很引人注目:
常柴股份的專利以柴油機為主體。2008年常柴股份專利授權量有13項實用新型,1項外觀設計。2009年有2項發明公告,有10項實用新型授權,2010年有1項發明公告、10項實用新型授權,另有1項外觀設計授權,總體進展平穩。
玉柴機器2008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有148項,包括發明專利公告5項,實用新型專利122項和外觀設計專利21項。2009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達183項,包括發明專利公告21項,實用新型專利123項和外觀設計專利39項授權。2010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達231項,有30項發明公告、174項實用新型授權,有27項外觀設計授權。
玉柴機器專利組織管理體系健全,專利管理制度完善,建立專利數據庫,實現專利信息戰略管理系統功能,專利技術信息在新產品開發及技術攻關中得到了充分利用。玉柴制定的專利獎勵管理辦法,將員工的專利成果及實施效益情況,以項目積分的形式記入個人檔案,作為個人技術職務聘任、職稱晉升的重要依據,并實施新產品提成獎勵,此外對專利主管領導、專利工作者進行表彰與獎勵。
江蘇江淮動力所擁有的專利量中絕大部分是近幾年申報的。2008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28項,2009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達37項,2010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達18項,有2項發明公告、11項實用新型授權,有6項外觀設計授權。江淮動力前幾年先后與海外公司因為專利糾紛在美國和印度尼西亞進行過公堂對簿,有一定的維權經驗。近年來,江淮動力研發的通用汽油機以實用、價廉、性能可靠逐步打開了美國市場,市場份額逐年提高。
揚動股份2008年專利授權和公告量32項,2009年又有5項發明專利公告。由于該公司于2009年4月29日重新整合,2010年雖有10項發明專利公告,但均為2008年申請。預計一兩年內,該公司專利授權量不會太多。
濰柴動力在2008年專利授權與公告量139項,2009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為43項,有較大的減少。濰柴動力曾在2006~2008三年時間內,就有387項專利授權或公告,圓滿完成“三級跳”。也就是說,濰柴動力不到兩個工作日就有一項專利問世。2009年出現的減少,是“三級跳”后的短期休整。2010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達88項,6項發明公告、46項實用新型授權,有36項外觀設計授權。
中國農機院(包括現代農裝公司)2008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23項,2009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為47項,2010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達92項,有37項發明公告、52項實用新型授權,有3項外觀設計授權,逐年大幅度遞增,不愧為農機科研陣線的領軍者。
省級農機研究所中的廣東農機所2008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12項,2009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為8項,2010年專利授權或公告量6項,有3項發明公告項實用新型授權;山東農機所2008年專利授權量3項,2009年專利授權量為4項,2010年1項實用新型授權。
許多農機企業為零專利的現象仍然沒有改變,還有一些農機企業前幾年也申請了一些專利,近幾年卻未見新專利問世。有一些民營農機企業申請的專利前幾年是以非職務發明的形式出現的。現在逐步改進為以職務發明的形式出現。這樣做可以避免以后不必要的專利歸屬糾紛。這種利弊關系已經引起人們的重視,從這幾年專利授權情況看,大部分單位由原來以個人名義申請改為以單位名義申請了(以非職務發明改為職務發明申請)。
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專利是有條件限制的,即授權后的發明專利自申請日起最高時限可維持20年,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自申請日起最高時限可維持10年。在此期間如果不繳納年費維持或因其它原因失掉權利的,則專利權自動喪失。根據農機行業的特點,大部分專利沒有達到最高時限便自動喪失了權利,多數是由于不繳費造成。因為專利年費是隨時段階梯式增高的,年限越長年費越高。實際上許多專利也沒有必要長時間維持,有的因為時間延續,專利項目進行了改進,和原有專利的保護內容區別很大,有的可能已無實施價值等等因素,可以提前放棄。從2010年專利授權情況看,專利審批周期大為縮短,尤其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由原來的一年左右縮短為現在的半年左右。
分析2010年我國農機行業的專利授權狀況可以預測,2011年從總體趨勢看農機行業的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仍將會持續上升。但在農機企業中,專利申請大戶基本穩定在10幾家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已經認識到專利對自己的重要性,尤其是經過侵權和被侵權的單位和個人。
另外,我國現行的新專利法在查處專利侵權、假冒專利以及專利審批等方面都做了進一步的嚴格要求。對于我國專利事業的開展無疑將會有更大地推進。
上一條:沒有記錄 下一條:沒有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