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5月04日訊 近日,海鹽嘉興市佳樂科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肖海樂經歷了企業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事情——該公司兩項新型專利經第三方評估機構評估,截至3月5日的市場價值為人民幣1308萬元。這是該縣第一家以專利權質押貸款為目的進行專利權市場價值評估的企業。
海鹽縣科技局副局長王潔表示,此舉對于激活專利權市場價值,推動專利技術產業化具有示范意義。而該局針對當地百家企業的調查也顯示,專利產品出口已占該縣出口產品的50%,專利產業化率在50%以上的企業占調查企業總數的40%。推動專利產業化、資本化將是海鹽未來的努力方向。
專利產品也是高利潤產品
據統計,去年海鹽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實現雙豐收。其中專利授權數達461件,同比增長41%。專利申請數量則突破700件大關,達到702件,同比增長52.6%。在數量增長的同時,申請的類別結構得到不斷優化,代表技術創新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分別達73件和278件,占總數的50%。王潔認為,海鹽企業正進入專利申請和授權的活躍期。
不可否認,作為企業創新成果固定形式,專利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優勢,更能帶來真金白銀的利潤。一項針對海鹽百家企業的調查顯示:被調查企業中,專利產品出口占50%,專利產品銷售額占年銷售總額一半以上的占35%,企業專利產品利潤率普遍比同類非專利產品高10%以上,專利產業化率在50%以上的企業占調查企業總數的40%。
資本化實現專利價值最大化
“過去,企業申請專利,往往用于自身企業的生產,而如今在具體的企業經營中,專利已經和廠房、生產設備等一樣,具有資本屬性。”王潔說,支持企業開展和鼓勵金融機構推廣專利權質押貸款業務,探索專利技術入股等新的企業經營模式,實現專利資本價值最大化,將是海鹽科技局當前一項重要工作。
去年5月,該縣科技局和中國人民銀行海鹽縣支行曾聯合轉發了《浙江省專利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支持企業開展專利權質押貸款業務。目前已經確定包括佳樂科儀在內的一批企業作為試點開展工作。另外如嘉興宏宇化工有限公司的“水泥助磨劑的產業化”項目和海鹽電力儀表廠的“電能表校驗走字耐壓一體化裝置”項目還被納入專利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縣科技局安排專項經費予以資助。
據了解,今年海鹽將進一步推動建立專利權與金融資本相結合的融資機制,制定相關政策,充分發揮專利作為財產和資本在融資中的作用,積極開展專利信托、質押、投資入股等業務,將專利從財產和資本兩個方面加以運營,促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產業和企業群的形成和發展。
上一條:沒有記錄 下一條:沒有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