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胡積獻正忙著籌措資金,為世博會禮品——電子景觀筆作準備。
“專利質押貸款在國外是非常常見的,我們現在有二三十個針對細分市場的專利,要是能夠換成資金充分利用起來,專利的價值豈不是得到更充足的發揮?”作為寧波達美克斯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的他,本想自己的公司搞的是殺菌功能的健康家電及LED研究,隨便拿出幾個專利作質押,便可從銀行獲得300萬元的發展資金,然而,一連找了幾天,老胡都未發現有銀行開過先例。
“就連招行、浦發銀行等被業界認為機制相對靈活的創新銀行都沒在做。”胡感慨。
事實的確如此。以專利換“資本”,眼下在寧波并不容易。
早在2008年3月,人行寧波市中心支行曾和寧波市科技局聯合出臺了一項《寧波市專利權質押貸款實施意見,凡是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且有一定規模經營的,均可以以專利的財產權作質押。按照該實施意見,不僅企業,有專利權的個體戶也可以向銀行申請辦理質押貸款。
當時,寧波一家生產油漆涂料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奉化裕隆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初嘗甜頭,以自主研發的“水相學接枝制造三元共聚氯化聚乙烯”發明專利,從奉化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獲得了800萬元貸款。然而至此,專利質押貸款業務陷于停滯。
是否如銀行人士所言,是市場需求不具備?
據記者了解,去年,全市授權的專利多達15824件,比上一年增長61%。但由于缺乏資金,有一半以上的專利都只停留在證書上。人行寧波市中心支行人士坦言,近兩年,到銀行提出“希望申請專利貸款”要求的企業和個體業主并不少見。
難道是專利換“資本”的程序太過復雜?
事實上,專利質押貸款程序與一般質押貸款,如存單質押、應收賬款質押等并無差異,流程并不復雜。借款人憑專利證書和銀行認可的評估機構出具的專利權價值評估報告等資料向市科技局提出申請,市科技局經過審核后,交由相關銀行,銀行對借款人資信等級、盈利能力和經營狀況等因素評估后,簽訂借款合同。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房產抵押貸款,還是存單、應收賬款質押,均有著大量的評估、登記機構,也具備相對公允的市場價格評判體系,而恰恰對于專利權的價值,沒有統一的評估標準。
目前,寧波還沒有一家有資質的直營評估事務所——專利的價值評估成了銀行推行專利質押貸款,企業實現專利換“資本”的最大難題。
“專利的價值,不像房產,可以有一個基準價格,越是這樣,其評估越需要技術性、專業性和法律性的結合,而我們目前還沒有一套專業的專利權價值評估體系,本市也沒有直營評估事務所,在評估環節上,要找一家相對權威的、銀行認可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企業恐怕要費一番周折。”交行信貸部門有關負責人坦言。
而據記者了解,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評估機構繁多的大城市,專利質押貸款對于企業及個體經營戶們而言已不再是難事,中行、交行等不少銀行已全面啟動了此項業務。
寧波晚報
上一條:沒有記錄 下一條:沒有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