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將創新視為發展命脈的企業,微軟深信,從長期發展的角度看,把著眼點放在創新上,開發出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才是加強企業競爭力的遠見之舉。因此,面對金融危機的侵襲,盡管和其他大部分IT企業一樣遭遇到經濟困難,但2009年微軟的研發投資卻增加到90億美元之多。對創新的持續投入,不僅是微軟長期知識產權戰略的一部分,也是微軟多年來穩健發展的基礎。截至目前,微軟在華共提交專利申請3367件,獲權專利880件。
創新是微軟發展的原動力,而法律制度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充分,是鼓勵創新的基本條件。軟件產業作為以創新為核心的重要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直接受益于中國專利法及其他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的確立和實施。微軟在中國市場上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專利保護制度以及整個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的日益完善。
我們深信,隨著專利法及各項知識產權法律和政策的不斷落實和執行,中國的軟件產業必將更為迅速的發展。中國將更快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創造大國”的轉變。
專利法的實施助力中國企業發展騰飛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法務部知識產權總監 劉羽波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自1985年4月1日實施以來,至今已經走過25載春秋。專利法的實施與不斷完善,對中國企業和個人參與發明創造的積極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鼓勵和推動作用。在專利法精神對企業創新事業的鼓舞之下,在專利制度對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之下,中興通訊自1996年申請第一件專利以來,一直致力于自主創新,并不斷改進專利布局。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興通訊已經累計提交國內外專利申請超過2.5萬件,成為全球通信產業舉足輕重的專利權人。中興通訊所擁有的專利包括覆蓋通信產業國內外技術標準的基礎專利和覆蓋多項通信產業重要核心技術專利。
龐大的專利持有規模以及重點技術領域核心專利的布局,使得中興通訊在通信領域國際化競爭中能夠快速適應以知識產權為籌碼的競爭方式。2008年,在中興通訊增加的國際市場份額中,來自知識產權保護重鎮的歐美市場的份額占比超過26.4%,并與多個國際頂級的運營商達成合作。此外,在中國CDMA2000以及TD-SCDMA招標中,憑借在相關領域的技術領先以及知識產權儲備,中興通訊分別占據約42%和35%的存量市場,位居第一;UMTS市場獲得22%份額,位居第三。上述中興通訊以專利為武器開拓和占領市場的種種成就,正是專利法實施25年來給中國企業帶來的“以科研自主創新為基礎,以專利申請布局為手段”的發展騰飛新起點所取得成就的典型縮影。
專利法的第三次修改以及第三次修改的專利法實施細則的施行,更好地適應了國際國內形勢發展的需要,一方面對于專利權人濫用權利進行了有效限制,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進一步有效發揮了專利制度促進我國自主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將更有力地推動我國企業進一步重視科技成果研發,實現經營發展模式的轉變,以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宏圖。
日趨完善的專利制度增強外企投資信心
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中國知識產權分室總監 山口隆
我們切實感受到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越來越趨于完善。同時,中國專利制度的日臻完善活躍了外企在華的生產銷售以及技術開發投資。
愛普生自1985年就進入中國市場,這一年,正是中國專利法實施的第一年。可以說,愛普生見證了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與專利制度不斷完善的過程。與此同時,愛普生也積極在中國市場上分享自身的知識產權經驗和理念。多年來,愛普生通過各種形式,為國內眾多企業詳實介紹了知識產權的布局策略,同時,還聯合知名學府舉辦大學生知識產權普及活動,并為媒體從業人員開設了 “知識產權新聞報道研修班”,提升了媒體從業者的知識產權素養。
中國專利制度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也為愛普生在中國市場上的發展提供了更為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正在力求實現從“世界工廠”向以研究開發為主的高科技產業中心的轉型。在此情形下,中國專利制度的不斷完善、對知識產權提供充分的保護,不僅可以活躍包括愛普生在內的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生產銷售和技術開發投資,也可以令外企放心地推進其今后的技術轉移。截至2009年,愛普生在華累計投資已超過72億元人民幣,并將越來越多貼近中國的應用和基礎研究工作轉移到中國。此外,在不斷完善的專利制度下,中國國內外企業間的相互競爭可以提升技術研發的能力與水平,并向市場推出更好的產品。
沒有專利制度的有序運作,任何企業都難以獲得穩定持續的發展。愛普生堅信,中國專利制度的不斷完善,在促進研發投資的同時,也必將進一步促進技術創新,這對中國本土企業以及在華投資的跨國企業的發展都將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專利制度推進自主品牌實施“走出去”戰略
朗科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 鐘敬恒
朗科是依靠自主創新謀求發展的企業,我國專利法的實施及不斷完善為朗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增強了朗科創立民族品牌,走向國際市場的信心。專利法的實施及不斷完善為企業發展創造了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給予了民族品牌發展壯大的信心,為技術創新帶來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作為世界上第一款閃存盤的發明企業,朗科必須利用專利權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否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很難阻擊強大的競爭對手。為此,朗科將知識產權戰略作為公司發展的第一大戰略。截至2009年1月31日,朗科累計提交國內外專利申請327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達245件。
專利法的實施對于朗科專利運營產生的積極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促進了公司主動采取措施進行技術開發,并肩負起行業領導者的重任,對行業發展做出貢獻。專利法的實施,促使朗科主動與全球范圍的企業合作,積極參與國家閃存盤產業標準的制定工作,有計劃地申請專利發明,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走得更穩健。
為了促進專利與標準的結合,朗科與全球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或專利許可合作。此外,朗科積極參與國家閃存盤產業標準的制定工作,結合朗科的閃存盤基本專利技術、分區專利技術、啟動專利技術、超穩定專利技術、自動執行技術等,從而使朗科公司成為閃存盤標準制定者和行業領導者。
從盈利途徑來講,除了移動存儲產品的銷售之外,專利運營是朗科的一項非常重要的盈利途徑。朗科3年一期專利收入就占主營業務收入的3.79%、9.37%、16.50%、12.76%。朗科依靠專利收取費用,一部分費用再進行技術創新,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循環發展模式。良性發展的前提就是有完善的專利法保護。
專利法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科技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專利法的實施,從法律上承認了發明創造可以作為一種無形財產受到保護,促進了技術型企業的發展。25年來,專利法經過3次修改,每次修改都令專利保護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從專利申請號數位不斷上升也能看出,我國發明創造、技術創新的產出在不斷增加。專利法自實施以來,對推動中國科技進步與創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知識產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