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承受的專利費,成為橫亙在中國彩電出口大門外的第一道坎。
2010年1月22日,深圳市中彩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彩聯”)聯合TCL、康佳、創維等8大國內彩電企業,與法國湯姆遜簽訂為期5年的知識產權合作協議。至此,雙方歷時3年的談判宣告結束。
作為全球最大的彩電專利持有方,湯姆遜擁有8000多項數字電視專利,它以前每個季度都向中國彩電企業征收每臺3美元的專利費。據了解,在彩電技術從模擬向數字轉變的過程中,每臺高達41美元的專利費成為制約國產彩電出口的一大瓶頸。簽署協議后,雙方改為年度總結算。“這樣一來,可望省下不少費用。”一彩電企業負責人不無興奮地對記者說。
同一天,中彩聯宣布中國彩電專利池正式運營。據悉,該專利池主要負責國內廠商持有專利的分析、價值評估和交叉許可等工作。目前,首批進入專利池的專利有2000余項。
雖然如此,上述企業人士仍有一抹淡淡的擔憂浮現在臉上。他表示,簽約湯姆遜和運營專利池,只是邁出了一小步,中國彩電仍然面臨三星、索尼等眾多企業的專利威脅。
組建中彩聯
2007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規定,自該年3月1日起,出口到美國市場的電視必須是數字電視,13英寸以上要的符合先進制式委員會(ATSC)標準。隨后,湯姆遜、索尼等多家ATSC專利所有人向中國彩電企業發出了索要專利費的清單。據統計,每臺出口的彩電要交納的專利費高達41美元。
面對突如其來的專利危機,2007年3月9日,TCL、長虹、康佳、創維和海信等10家國內彩電企業,各出資100萬元占股10%,在深圳注冊成立“中彩聯”。原新科副總裁樊文建任董事長,原TCL研發中心主管羅秋林任總經理,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不占股份,擔任顧問。
一直以來,中國彩電企業除了面對高通、飛利浦、湯姆遜這樣的正規專利權利人外,還要對付一些“專利流氓”小公司。這些流氓公司利用中國企業不懂復雜的專利問題,經常搜集大量過時專利進行訛詐,中國企業對此無計可施,與其打官司,代價不菲且影響生產,“用錢堵嘴”又會進一步刺激他們的欲望。
據羅秋林介紹,中彩聯成立以來,接到了10多家來自美國專利許可公司的專利費訴求。2008年,美國一家著名品牌企業聲稱有8000多項專利,要求向中方征收專利費。中彩聯調查后發現,大部分是屬于專利過期、技術過時、技術含量低等無效的垃圾專利。另一家自稱擁有2項專利的美國專利公司,自2004年以來,一直向中國各大彩電企業收取專利費,它還起訴了上海某企業在美國的子公司。中彩聯代理了這起官司,發現對方純屬敲詐,最后基本解除了專利威脅,為中國彩電企業每年節約了幾百萬美元的支出。
彩電專利談判涉及面廣、專業性強,需要既要懂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又要具備彩電技術知識的綜合性人才。中彩聯一直在招攬這方面的人才,目前擁有8位知名律師。據介紹,中彩聯成立后第二個月,就與湯姆遜開始談判,涉嫌屬于湯姆遜的專利技術,需要一一甄別和判定,中間的過程非常艱辛,也因此,談判一拖就是3年。
運營專利池
在與國外企業進行專利談判的同時,2009年11月17日,中彩聯和工信部、深圳市知識產權局、深圳市南山區共同投資500萬元建立了中國彩電專利預警信息服務公共平臺。該平臺建有一個數據庫,包括了全球主要的7049項彩電專利信息資料,其中北美專利2158項,歐洲專利592項,中國專利4299項。
據介紹,一臺數字電視牽涉的專利有上萬項,哪些是已經申報的,哪些是過期的,哪些是有用的,要全部弄清楚,實非易事。有了該數據庫平臺,中國彩電企業可以方便檢索,規避侵權設計,以及更好地進行產品開發定位、市場銷售決策等。
該平臺建立兩個月后,中彩聯的“專利池”正式運營。
“下一步,中彩聯將立項制定專利標準,并逐級申報,直到通過國家標準委審批。”中彩聯常務副總經理田衛平說。他還透露,目前,中彩聯正在與7、8家外國的專利持有方談判,估計明年至少有一半的國外彩電專利持有人將與中彩聯簽署協議。他估計這樣一來,“兩年內,有望將國外彩電的專利費降至20美元以下。”
不過,專利池的出現也引發外界質疑,他們認為,解決專利危機最有效的方法是對比中外雙方的核心技術,找出交叉部分,從而免去相同部分的專利費。但中國彩電企業在數字電視技術上獲得的專利主要集中在外觀和工業設計,而美國ATSC標準與調制解調、信號編譯、數字接口有關,兩者并不具備太大可抵消性。
對于專利“分量不夠足”的懷疑,羅秋林指出,“標準之中和之外的專利各有不同的功能。專利競爭是一盤很專業的棋,每個子走法不同,威力也不同,不能單純比較每個子的價值大小,關鍵看如何布陣。”
緊箍咒未解
“中國彩電專利費雖然改變了全面被動的局面,但缺乏核心技術的問題依然未從根本上解決,它依然是顆定時炸彈。”羅秋林說。
據悉,2009年,我國共生產9600多萬臺彩電,其中出口超過5200萬臺。中國彩電大規模進入歐盟、美國、日本市場,已經引發與三星、索尼等的專利博弈。資料顯示,在數字電視專利申請中,68.7%被14家外國公司占據,松下和三星的專利申請涉及到數字電視的每個技術領域,超過中國的總申請量。
為了避免國外競爭對手的專利阻擊,創維在美國市場一直走中小渠道,銷售規模保持在10萬-20萬臺。創維集團海外事業部總經理匡宇斌表示,外資巨頭起訴創維的成本遠大于其收取的專利費,但如果我們的規模超過100萬臺,專利阻擊就會隨之而來。據統計,在上千億美元的美國彩電市場,中國彩電的市場占有率不足5%。
另一方面,近半年來,創維、海信、康佳等企業迅速推廣LED(發光二極管)電視,但這完全是得益于三星在專利方面的松動。對此,有觀點認為,三星在LED領域擁有3000多項專利,為了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做大LED市場,韓國人采取“放水養魚”的策略,現時故意共享專利,但一旦LED市場規模發展起來,三星肯定會秋后算賬。
事實上,在數字電視時代,專利已經成為市場競爭的武器,而我國的專利發展始終非常緩慢。羅秋林分析道,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受前蘇聯影響非常大,認為是公產及一種個人榮譽,打擊了專利發明和申請的積極性。相對而言,英、美等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體系發展超過200年。
“解決知識產權問題是一個長期工作,公眾也不要期望‘中彩聯’對專利費有一攬子解決方案,中彩聯可以縮短陣痛的時間,但不可能跨越。”羅秋林表示,專利池的建設不應該只是中彩聯的事情,閃聯等其他標準工作組都要參與其中,才能共同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另據悉,此次簽署的合作期限為5年,期滿后,中彩聯將與湯姆遜再度展開談判。
上一條:沒有記錄 下一條:沒有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