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通過我的這個射線管照射,這個白色的小環就會變成乳白色。”指著自己剛剛發明的“自動射線上色機”,朱香龍掩飾不住欣喜,他用幾天時間就解決了一個企業兩年都沒能攻破的技術難題。
今年35歲的他,并不是什么專業科研人員,他只有高中學歷,身份還是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保安。
朱香龍8年前剛來寧波的時候,連鼠標都不會用。然而如今,在保安的本職工作之外,他還領導著學校的一個機電科研小組,而且已經有了7個發明、3項國家專利。
一邊做保安一邊學機械原理
8年前,朱香龍剛來寧波做保安的時候,連鼠標都不知道怎么擺弄。但憑著自己對機械的興趣,朱香龍利用業余時間鉆研起機械原理來。通過自學、求教、實驗,慢慢地,他琢磨出了不少門道。
2003年3月,朱香龍在學院實訓工場巡邏時,發現服裝粘合機操作完畢后,為了散熱,必須再運轉一會兒。朱香龍覺得設計不太合理:這不是既費電又損耗機器壽命嘛。
一向喜歡鼓搗點東西的朱香龍開始“攻關”了。他每天一結束巡邏,就從最基本的機械原理學起,“利用職務之便”到學校圖書館查資料,實在不懂的地方就向大學生請教,再自己畫設計圖紙。
半年之后,他設計的“輥式服裝粘合機停機電熱板分離側散熱式節能系統”誕生了。這個系統能使粘合機停機后無需運轉就會自動散熱,可以使機器節電6成以上。
自己買來射線管做實驗解決“上色”難題
今年6月份,朱香龍聽說寧波東聯密封件有限公司在網上求助,尋求讓氧化鋁元件變成米黃色的方法。
原來,氧化鋁元件剛生產出來都是白色的,該公司原來只能用原始的太陽光照射的辦法給氧化鋁著色,效率低,而且上色不均勻,嚴重制約了產品的出口。雖然他們多方組織科研力量攻關,也曾向科研機構求助,但兩年來,始終未能找到解決辦法。
在朱香龍看來,這實際上就是尋找一個替代合適的太陽光的光源。他到寧波一個光學儀器店里,花30元借用了一下專業光學設備,鼓搗了半小時,他就用光譜分析找出了影響元件變色的射線。
他自掏腰包買來各種專用的射線管進行試驗。30分鐘、20分鐘、10分鐘……通過不斷了解射線管,朱香龍發現,他很快準確地找到了合適的射線管,并且把每次照射時間也縮短到了2分鐘。
在朱香龍的指點下,該公司開始投資制造第一臺“自動射線上色儀”。一旦制造完成,只要通過傳輸帶,上萬噸的元件就能實現自動化上色。
成了學校機電科研小組負責人
8年來,朱香龍已經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如“服裝樣板平面設計滑動坐標尺”等,繪圖精確,能夠幫助操作者省一半時間。如今,他已經擁有了7項發明、3項國家專利。
他的優秀表現引起了學校的注意。學校為他配了電腦,還幫他把家安在了學校附近。今年年初,他還兼了調研員,負責學校的一個機電科研小組。
那是不是可以不當保安了?朱香龍靦腆地笑著說:“保安還要好好干。我的技術水平還不夠,得繼續學習。”
上一條:沒有記錄 下一條:沒有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