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專利究竟能給企業帶來多少效益?記者昨從市知識產權局獲悉,最新調查顯示,南京該市企業去年申請的發明專利中,85%以上為核心專利,已轉讓或許可的專利中獲得的經濟收益平均達1000萬元以上,其中不乏1項專利收益在1000至5000萬元的企業。
此次調查,是應國家知識產權局要求,對“2008年發明專利、2007年、2008年PCT(國際專利申請)專利實施狀況”進行的問卷調查。調查顯示,企業從已轉讓或許可的專利中獲得的經濟收益平均達1000萬元以上。由南京九思高科技有限公司發明的“一種處理焦化廠脫硫脫氰工藝中脫硫廢液工藝”,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提升了生產環保水平;江蘇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發明的“一種堇青石蜂窩陶瓷及制備方法”同樣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提升了產品品質和企業環保水平,這些發明都給企業帶來顯著經濟效益。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更有多項發明專利單個收益都在5000萬元以上。
據悉,為全面了解全市專利實施狀況,南京市為此次所有抽樣調查的專利項目建立了專題數據庫。統計數據顯示,在專利申請的目的方面,南京市高校70%以上選擇作為技術儲備和形成行業壟斷地位,而企業則以搶占和拓展市場,或是利用專利形成交換資本和談判的籌碼為多。在激勵機制方面,高校多以給予發明人包括晉升職稱和榮譽稱號的精神鼓勵為主,而企業則多給予發明人一次性獎勵或收益提成。從研發投入和專利實施收益看,高校專利研發周期多為1至2年,平均研發成本在10萬元左右,并以自主研發為主;企業專利實施狀況要好于高校,去年企業申請的發明專利中85%以上為核心專利,研發投入占企業銷售額的平均比例為5%左右。
上一條:沒有記錄 下一條:沒有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