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屬于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一種,按照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專利分為三種: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對于不同的專利類型,判斷其是否被侵權的標準也不一樣,根據我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司法實踐中,法院往往從專利權利要求書、說明書、附圖等內容著手并運用等同原則判斷是否構成侵權。
對于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的判斷,一般有3個步驟:
⑴、 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⑵、 確定被控侵權產品的相應技術特征;
⑶、 將經過分解后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征與被控侵權產品的特征進行一一對應的比較。
專利權是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內容,由于目前企業和研發人員的法律意識相對淡薄,在研發新產品的過程中不注意保護,從而導致專利權糾紛,專利官司難打是法律界公認的,主要是訴訟周期太長,一個侵權官司打下來,專利產品的市場機會已過去,最終賠償卻根本不足以補償損失。而侵權企業扣除賠償之外往往還有巨大的利潤,導致侵權企業有恃無恐,公然侵權。
針對如何保護企業的專利權,建議企業注意以下幾點:
1、把握住專利申請的時間。由于專利具有“先申請先得”的原則,一般來講,專利申請時間宜早不宜遲,越早取得專利權(甚至申請號)就會越快贏得商機;
2、專利申請時盡量由企業和知識產權代理機構合作完成,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強對企業和企業研發人員的法律培訓,從思想認識上對專利權保護提高一個檔次,加強對專利研發的保密工作,以防外泄
4、遇到侵權產品時,盡快聘請專業律師維權,注意保存相關證據,以備訴訟之需。
個人簡介:
宋國強,河南梁園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學術背景:中國政法大學 法學學士
個人專長:合同糾紛、知識產權、婚姻家庭、侵權糾紛
主要簡介:對商標、專利維權、合同糾紛等有豐富辦案經驗,擔任商丘教育電視臺、商丘電臺特邀律師嘉賓,2006年獲國務院法制辦、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頒發的法律知識競賽優秀獎。
執業格言:盡職盡責,熱情高效。
上一條:沒有記錄 下一條:沒有記錄 |